第八百五十七章:南下-《黄天之世》
第(2/3)页
他将那么多的百姓留下,并且将其房屋焚毁,农田踏坏,粮食全部收走,就是为了让这些百姓成为明军的累赘,让许安为难。
不得不说,曹操确实想的正确。
现在许安确实感到极为困难。
若是明军不愿意安置这些百姓,那么曹操就会将这一切的黑锅给全部扣到许安的头上。
若是放任不管,只怕是这些百姓要么在青州饿死,要么在青州冻死。
如果明军接受了这些百姓,那么这遗留下来的十数万百姓无疑要消耗大量的军用粮草,这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而且不仅如此,还有一个巨大的隐患。
就是这些百姓足有十数万,肯定混进来了不少的绣衣使者,要想清查排除比将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还不一定能够成功。
如果要安置这十数万的百姓,还需要明军分出一部分的兵力来监管。
那些绣衣使者如果在关键时候在人群之中引起了骚乱,到时候甚至可能会给明军带来巨大的损失和麻烦。
这些百姓肯定是不能留在黄河以南,如果要将其安置,必须要将其安置在黄河以北。
而就算安置到了河北,其取暖也是一个大问题,这些百姓根本没有什么过冬的衣服,他们过冬的衣服基本都被取走。
如果真的这样做了,明军必须要分兵安置百姓,相应的前线的兵力必然减弱,将会无法保证进攻的速度。
这样就将要浪费大量的时间,曹操的计谋便能够成功奏效,进一步的拖延时间。
“看来曹操是一门心思想要把时间拖久一些,先拖到冬季,再一路拖到明年开春啊。”
许安很清楚曹操的想法。
“垂死挣扎,汉庭还是没有死心,看不到我们之间真正的差距。”
比起原本的时空之中,如今的汉庭要强的多。
汉庭也确实让许安感到无比的意外。
孙坚和袁术竟然和睦相处,袁绍反而自立为帝,曹操做了大汉的忠臣。
不同与原本时空之中那个傀儡天子,那个被卢植拼死从洛阳城带出来的少年天子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强势推行变法,让汉庭重新焕发了活力。
只是,这一切终究是徒劳。
画虎不成反类犬。
“流民安置的任务先让阎公暂时处理,交由狼卫协理,传令调赵绩南下,等到赵绩到达青州之后,这件事便全权交给狼卫,着其督办此事。”
当初四州百万黄巾军辗转千里,狼卫都处理的妥妥当当,如今不过只是十数万人,不过是小试牛刀罢了。
“冀州、青州的存粮反正够用,正好新粮换旧粮。”
绝对的实力之下,任何阴谋诡计都不过只是笑话罢了。
在经历了一年的休养生息,如今青州和冀州根本不缺乏粮食。
这个时代天下的良田其实都集中在冀州和青州这样中原大州,这里开发的程度远远领先于其他的边境州郡,其所产的粮食更是那些边境所无法想象的。
没有了世家豪强从中盘剥,农民直接将税赋交给国家。
只是一年的时间,冀州和青州平原郡两地的粮草收入便填满了军粮仓,比之原来魏国一年所收来的粮食七八倍还要多。
之所以在繁阳之战后还要等待近两年的时间才最终南下,就是因为许安考虑了各方的因素。
其实粮草兵甲这些完全足够,在第一年的年末完全可以南下。
不过正因为谨慎,许安选择彻底安定整个河北,收服辽东四国,彻底解决后顾之忧后,才南征汉庭。
汉庭的变法虽然确实超乎预料,但是汉庭再如何的变法也终究是徒劳。
汉庭建立的根基在于世家豪强,而刘氏其实就是天下最大的世家。
真要变法,真要改革,那变的是什么法,改的什么革?
他总不能变自己的法,革自己的命?
再如何的变法,都无法改变其本质。
而本质不变,也代表着汉庭模仿明国的变法其实根本就是死路一条。
这个世界之上,真的就人愚昧到在马上就要灭亡的时候,仍然在心痛自己的钱袋,自己的利益。
在面对着灭顶之灾之时,仍然心怀侥幸,只以为自己能够安然无恙,可笑之极。
“既然曹操出招,那么不还手,也不是我的风格。”
“他将东朝阳、菅县、邹平三城看的如此重要,想要将其作为钉子在钉在我军的后方,让我军束手束脚,耗费时间。”
“这一次就让他们看明白差距所在,一举击溃其军心。”
“令,张辽、何曼两人领武卒、锐士各一营,青州兵四千,同时分投石车三十架,着其分别攻略东朝阳、菅县。”
“令,张扬、马腾领并州、上谷两营进驻菅县西侧,掩护侧翼,以防临济汉军出兵支援。”
“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