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奋武扬威-《黄天之世》


    第(1/3)页

    “咻——————”

    一声尖锐的哨响声陡然在广场之上响起。

    哨音长鸣,响彻了整个广场,雷鸣般的欢呼声在哨音中慢慢的平息了下来。

    广场之上围观的民众停止了喧哗,所有人都放下了手,压抑住了激动的心情。

    哨音落下的下一瞬间,广场的两侧高台之上,三十二面巨大的黄天战鼓同时被敲响。

    在鼓声响起的同时,浑厚的号角也在广场的之中响起。

    七十六只巨大的号角被七十六名头戴着黄巾的力士同时吹响,七十六只号角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发出了浑厚有力的声音,

    鼓号声传向四方,在众人的胸腔耳畔回响,让人难以压抑体中沸腾的热血。

    长安广场上几乎大部分都被民众所占据,被划分成一处又一处的方阵。

    人群在城楼的下方的广场,留出了一条宽阔的走道。

    从城楼之上可以清楚的看到城下所发生的一切。

    在城楼之上许安的身旁,不仅是站着太平道的一众高级将校官员。

    西域各国、北地各国还有中部鲜卑的使者也都被安排这里,这些使者被安排在距离许安比较近的位置。

    至于那些豪强世家的代表则是被安置在城楼的两侧边缘地带。

    太平道如今在各地实行军屯,各地军区、守备的军力也并不少,军事实力空前强大,这些豪强世家根本难以翻身。

    就算这样的安排让这些豪强世家出身人可能心有不满,但是这一次的阅兵之后,恐怕这些豪强世家心中恐怕再难以掀起反抗之心。

    至于将各国的使者安排在近侧,许安是想要亲眼看一下那些使者观看阅兵之后的神色,继而明白阅兵的效果的如何,以更好的做出应对,安排之后的方略。

    号声逐渐停息,但是战鼓声并未有停息。

    太平道的黄天战鼓比寻常的战鼓更为高大,声音也更为浑厚,更具有穿透力。

    就算是在没有电子扩音器的情况之下,仍然能够传播到很远。

    号角声平息之后,战鼓声陡然一变,逐渐变得富有节奏了起来。

    许安将双手挎在了腰上的锦带上,向左转过了偷去。

    城楼之中,一众太平道的高级将校官员也是向着左边看去,西域各国还有北地各国的使者看到许安偏转过头也是不由自主的向左看去。

    在那富有节奏的鼓点声中,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陡然在众人的耳畔响起。

    那马蹄的声音出奇的响亮,西域各国和北地各国的使者都还不知道黄巾军的骑兵已经开始列装马蹄铁。

    战马马蹄踏击地面的声音本就震撼人心,如今钉上了马蹄铁,更是让其在气势之上又平添了数分。

    对于西域、北地这些没有听过带着马蹄铁的战马发出声音的人来说,这样的声音无疑是一计敲击在其心上的一记重锤。

    这个时代没有钢铁组成的洪流,也没有能够在天空上飞翔的战机。

    开场要想抓住众人的目光,震慑四方,那么最好的办法便是动用一支规模庞大的骑军。

    许安从骁骑、武骧、度辽、上谷、并州、西凉六营各自抽调了五百名骑军,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骑阵,选派腾骧营三百骑作为前阵,共计三千三百骑。

    三千三百名黄巾军精锐的骑兵,高举着黄巾军的战旗,从长安广场之上飞驰而过。

    马蹄声犹如像暴涨的河水声一样响亮,战马四蹄翻腾,金属的马蹄铁敲击在地面之上,发出雷鸣般的闷响声。

    战马驱动之间,猎猎作响的旌旗也传向了四方。

    黄巾军中六营一卫的骑军,无一不是身经百战之兵。

    骁骑、武骧、上谷、并州四营是黄巾军最初的骑军部队,一路跟随在许安的麾下南征北战。

    西凉营的骑卒全是从原本凉州的骑军之中挑选而出的精锐。

    度辽营的骑军是原来西河郡的郡骑,中部鲜卑和东部鲜卑之争,也是李德带领度辽营前去援助。

    腾骧卫更不用提,如果说黄天使者是黄巾军中的最强步兵,那么腾骧卫就是黄巾军中的最强骑军。

    三千三百名的骑军从广场之上飞驰而过,带给众人的,是无与伦比的震撼力。

    很多人都经历过战乱,他们都曾经见到军队,长安城周边的百姓见过了兵祸,也见过了当初董卓麾下的西凉军,但是饶是如此,黄巾军的骑军的出场还是使得全场鸦雀无声。

    许安向着左右两边看了一下,他注意到了北地、西域各国的使者脸上的表情已经凝固了。

    他们不是没有见过如此规模的骑兵,三千骑,对于一个西域的小国家来说想要凑出其实都并不难。

    北地的草原上,几个规模不太大的部落凑一下就能有三千余骑。

    但是那是三千余骑,三千多名骑马的人,不是三千余名全副武装,佩戴着环臂铁甲,身穿着铁铠,头戴着玄铁胄,手执骑枪,腰佩弓箭,马刀全副武装,几乎武装到了牙齿的精锐骑兵!

    而且不仅是武备精良,那些黄巾军的骑军绝对都是百战的精锐,其他的什么都可以作假,但是那扑面而来的肃杀之气却是不可能做不得假。

    许安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对于西域通商,他的心中更是多了一些底气。
    第(1/3)页